2017年12月25日,比特币发生了第三次硬分叉,产生了比特币钻石(Bitcoin Diamond,简称BCD),这次分叉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比特币的功能性和可扩展性,比特币钻石在比特币的基础上,引入了智能合约功能,使得用户可以在比特币钻石网络上开发和运行去中心化应用(DApp)。
比特币钻石的技术特点与比特币相似,但是增加了智能合约功能,BCD的智能合约基于以太坊的EVM(以太坊虚拟机)技术,使得开发者可以使用Solidity语言编写智能合约,比特币钻石还引入了闪电网络技术,提高了交易速度和降低了交易费用,比特币钻石的出现,为比特币的功能性和可扩展性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但同时也引发了社区内部的争议。
4、比特币SV(BSV)
2018年11月15日,比特币发生了第四次硬分叉,产生了比特币SV(Bitcoin Satoshi Vision,简称BSV),这次分叉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比特币的可扩展性问题,比特币SV的核心理念是回归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的原始愿景,即“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比特币SV提出了大区块和无限扩展的方案。
比特币SV的技术特点与比特币相似,但是区块大小和网络容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BSV的区块大小可以达到128MB,甚至更大,这使得比特币SV的交易处理能力远超比特币,比特币SV还取消了隔离见证和闪电网络技术,以降低交易费用和提高网络的安全性,比特币SV的出现,为比特币的可扩展性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但同时也引发了社区内部的争议。
比特币的分叉事件反映了社区内部对于比特币发展方向和规则的不同看法,这些分叉产生的新币种,如比特币现金、比特币黄金、比特币钻石和比特币SV,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比特币网络的拥堵、中心化、功能性和可扩展性等问题,这些分叉也引发了社区内部的争议和分裂,使得比特币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对于投资者来说,了解这些分叉事件和新币种的特点,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比特币市场的走势和投资机会。